技師學院賽點—2017年車身涂裝(涂漆)競賽規程
瀏覽次數: 發布時間: 2016-12-29 16:29:08
技師學院賽點—2017年車身涂裝(涂漆)競賽規程
一、比賽內容
(一)理論考試(80道題,滿分100分,占總成績20%)
1. 考試內容:主要為法律法規、職業道德、安全規范和專業基礎知識(包括水性修補漆知識)。
2. 考題類型: 40題判斷題(每題1分)、30題單項選擇題(每題1分)、10題多項選擇題(每題3分)。
3. 考試時間:60分鐘。
4. 考試方式:紙質試卷。
5. 注意事項: 參賽選手不得夾帶任何參考資料進入理論考場。
(二)實操比賽(滿分100分,占總成績的80%)
1. 實際操作共4項,操作過程評分、包括過程中質量評分共48分:
(1) 損傷區處理, 25.5分;
(2) 噴中涂底漆,8.5分;
(3) 面漆前處理,10分;
(4) 水性底色漆、清漆噴涂, 4分;
2. 最終結果分為52分,包括:
(1) 做底效果(原子灰印、原子灰砂眼、咬底(咬邊)、砂紙痕)25分;
(2) 底色漆效果(底色漆露底、垂流、起花、噴涂顏色準確度)10分;
(3) 清漆效果(均勻度,漏噴虛噴;流平、飽滿度、光澤度)12分;
(4) 其它漆膜缺陷(魚眼、起泡、針孔、印痕、碰傷、清漆垂流)5分;
3. 實操比賽期間選手為按組順序滾動進行比賽,單人作業時間合計為130分鐘。其中:
(1) 損傷區處理:40分鐘
(2) 噴中涂底漆:30分鐘
(3) 面漆前處理:30分鐘
(4) 水性底色漆、清漆噴涂:30分鐘
二、名次排列規則
按總成績由高到低排序,總成績相同則以實操成績分數高的名次在前。
三、比賽作業工件
實操比賽現場提供新門板(已有電泳涂層上噴涂了一層色漆)為比賽工件,統一制作損傷。
損傷設置:
工件為指定車輛門板,右側人工制作距離至邊緣150mm,筋線以下100 mm的損傷區.
四、實操比賽考核要求
(一)損傷區處理
1.項目內容
在40分鐘的作業時間內完成噴涂中涂底漆前所需的所有處理工作。
2.作業要求
(1) 對損傷位置打磨羽狀邊;
(2) 對損傷區施涂環氧底漆、刮涂原子灰并打磨原子灰至平整;
(3) 完成中涂底漆前所需的打磨及清潔、除油工作。
3.考核要點
(1) 個人防護用品穿戴規范,安全操作 ;包括使用耳塞;
(2) 打磨工具操作規范;
(3) 砂紙選用合理;
(4) 羽狀邊邊緣平順無階梯;
(5) 環氧底漆(賽場已調配好)施涂方法、范圍及厚度正確;
(6) 原子灰配比正確、調和均勻;
(7) 原子灰刮涂區域合理,沒有超過砂紙打磨區域.
(8) 原子灰打磨平整、恢復損傷前形狀,沒有中涂底漆無法填充的砂紙痕、砂眼,噴涂后不顯示原子灰??;(最終結果評分)
(9) 所有待噴中涂底漆區域都已經經過妥善打磨,無研磨不足(橘皮未磨除)、磨穿情況;
(10) 操作完畢后,工具設備清潔、復位、廢棄物分類丟棄在規定的廢棄物容器內。砂紙、菜瓜布等可繼續使用耗材放置于指定回收位置。
(二)補涂防銹底漆,噴中涂底漆
1.項目內容
露金屬區域補涂防銹底漆,整板噴涂中涂底漆。
2.作業要求
在30分鐘的作業時間內,對露金屬的區域噴涂(自噴罐式)或抹涂(調配好的)環氧底漆,整板噴涂雙組份中涂底漆,中涂底漆用量(已添加好固化劑、稀釋劑的重量)不超過200g。
3.評分要點
(1) 個人防護用品穿戴規范,安全操作;包括使用耳塞;
(2) 正確使用粘塵布(將粘塵布充分展開再折疊后粘塵);
(3) 對露金屬區域使用環氧底漆或自噴罐侵蝕底漆修補;
(4) 合理閃干后噴涂下一層;
(5) 中涂噴涂膜厚均勻,干燥后無漏底、流掛、粗糙等缺陷;
(6) 操作完畢后,工具設備清潔、復位,廢棄物分類丟棄于規定的廢棄物容器內。
(三)面漆前處理
1. 項目內容
打磨中涂底漆、清潔。
2. 作業要求
在30分鐘的作業時間內完成中涂底漆研磨及工件清潔、除油等所有噴涂面漆前需要完成的工作。
3. 評分要點
(1) 個人防護用品穿戴規范,安全操作;包括使用耳塞;
(2) 打磨機操作規范;
(3) 干磨砂紙選用合理;
(4) 打磨后工件表面平滑,打磨徹底,無露底、無桔皮,無磨穿;
(5) 操作完畢后,工位清潔,工具設備復位,廢棄物分類丟棄于規定的廢棄物容器內。砂紙、菜瓜布等可繼續使用耗材放置于指定回收位置。
(四)水性底色漆、清漆噴涂
1. 項目內容
噴涂水性底色漆及清漆。
2. 作業要求
在30分鐘的作業時間內完成水性底色漆、清漆噴涂作業。顏色須噴涂至與目標板一致。整板噴涂的色漆是由賽場提供的噴涂目標板的色漆。
清漆用量(已添加好固化劑、稀釋劑的重量)不超過300g。
3. 評分要點
(1) 佩戴合適個人防護用品,安全操作;包括使用耳塞;
(2) 噴涂前表面清潔粘塵操作規范;
(3) 使用粘塵布方法正確(將粘塵布充分展開再折疊后粘塵);
(4) 噴涂操作規范,合理閃干后噴涂下一層;噴涂過程中無打磨、補噴操作;
(5) 涂膜干燥后,無失光、垂流、銀粉露底、銀粉發花、清漆漏噴或噴涂過薄、失光等缺陷;涂層豐滿、紋理均勻(此項均為最終結果評分)。
(6) 操作完畢后,工位清潔,工具設備復位,廢棄物分類丟棄于規定的廢棄物容器內。
五、比賽場地標準
1.比賽場地滿足以下標準,具體比賽天數需根據參賽人數確定:
2.以下為按照標準為例的賽場設備標準:
3.比賽場地滿足以下條件:
(1)觀摩區;除過專家組長、當值裁判及工作人員,其他人員(包括觀摩人員、非當值裁判等)在觀摩區域觀看比賽,使用隔離帶隔離,以避免觀摩人員與選手有任何交流;
(2)打磨場地照明度達到800LUX以上,烤漆房及調色區照明度達到1000LUX以上;
(3)賽場應配置有符合國家消防法規的滅火器材,包括消防栓等;每個烤漆房、調色區需配置一個B類火災即易燃液體火災的干粉滅火器(ABC干粉滅火器或BC干粉滅火器)或液體二氧化碳滅火器;
(4)每個烤漆房,調色區、每2個打磨工位配置1個帶蓋子的金屬垃圾桶,以存放廢棄油漆、除油布等危險廢棄物;危險廢棄物需交由具備環保資質的廢棄物處理公司回收處理,嚴禁與普通生活垃圾混合并隨普通生活垃圾回收處理;
(5)賽場應具備兩個安全出口;比賽期間如發生火情等緊急情況,現場需要有指定工作人員指揮全體人員從安全出口有序撤離。
(6)賽場內應張貼禁煙標識,所有賽場區域嚴禁吸煙。
六、選手須自備工具、用品:
1.活性炭防護口罩(防毒面具);
2.安全工作鞋;
3.刮涂原子灰工具;
4.所有需要使用的噴槍(賽場提供備選噴槍)。
七、賽場紀律
(一) 裁判員紀律和要求:
1.恪守職業操守,保證公平、公正評判;
2.服從裁判長指揮,服從裁判組決議;
3.對于有爭議的評判項目,應在不影響比賽進行的前提下,在裁判工作室內向裁判長說明,并根據裁判長的確定方式處理爭議。不得對比賽產生干擾和影響;
4.完成評分后,裁判組成員需在組長填寫的評分表上簽字。
(二)選手參賽紀律和要求:
1.遵從賽場各項安全規定,禁止使用手機、禁止吸煙,禁止拍照、攝像;
2.遵守大賽的作息時間,不得遲到、早退,否則按照棄權處理
3.未經允許,不得進入賽場區域,不準操作非選手操作設備;
4.按照工作人員安排進入比賽場地,其他時間在選手休息室等候,不得在場地圍觀觀看其他選手比賽,不得干擾其他選手比賽;
5.選手比賽期間應統一著裝,佩帶選手號碼,并按照比賽要求佩戴相應個人防護用品;
6.參賽選手不得將賽場提供的工具、材料等物品帶出賽場;
7.選手獨立完成自己的比賽,在比賽中如有問題,應詢問賽場組委會工作人員或當值裁判員,不能與其他選手、非當值裁判員、觀摩人員交流、溝通,一旦發現舞弊行為,組委會有權終止比賽;
8.參賽選手對選拔賽過程安排或選拔賽結果有異議時,可以通過領隊向專家組長、上級領導反映,不得擾亂賽場秩序。對于違反賽場紀律、擾亂賽場秩序者將視其情節予其處理,或直接取消參賽資格
9.遇到火災、火警或其它緊急情況,須遵從工作人員指引,通過最近的無障礙的安全出口迅速撤離至安全的集合位置,并在該區域等待工作人員的指引。
六、實操比賽分值分配及評分標準
(一) 損傷區處理(占實操分值25.5%)
(二) 噴中涂底漆(占實操分值8.5%)
(三) 面漆前處理(占實操分值10%)
(四) 雙工序面漆噴涂(占實操分值4%)
(六) 最終效果(占實操分值52%)
六、比賽提供主要的工具與設備
(一) 選手自備:
1. 每位參賽選手要自備活性炭防護面具及安全工作鞋。
2. 每位參賽選手自備刮涂原子灰工具。
(二) 比賽現場提供:
一、比賽內容
(一)理論考試(80道題,滿分100分,占總成績20%)
1. 考試內容:主要為法律法規、職業道德、安全規范和專業基礎知識(包括水性修補漆知識)。
2. 考題類型: 40題判斷題(每題1分)、30題單項選擇題(每題1分)、10題多項選擇題(每題3分)。
3. 考試時間:60分鐘。
4. 考試方式:紙質試卷。
5. 注意事項: 參賽選手不得夾帶任何參考資料進入理論考場。
(二)實操比賽(滿分100分,占總成績的80%)
1. 實際操作共4項,操作過程評分、包括過程中質量評分共48分:
(1) 損傷區處理, 25.5分;
(2) 噴中涂底漆,8.5分;
(3) 面漆前處理,10分;
(4) 水性底色漆、清漆噴涂, 4分;
2. 最終結果分為52分,包括:
(1) 做底效果(原子灰印、原子灰砂眼、咬底(咬邊)、砂紙痕)25分;
(2) 底色漆效果(底色漆露底、垂流、起花、噴涂顏色準確度)10分;
(3) 清漆效果(均勻度,漏噴虛噴;流平、飽滿度、光澤度)12分;
(4) 其它漆膜缺陷(魚眼、起泡、針孔、印痕、碰傷、清漆垂流)5分;
3. 實操比賽期間選手為按組順序滾動進行比賽,單人作業時間合計為130分鐘。其中:
(1) 損傷區處理:40分鐘
(2) 噴中涂底漆:30分鐘
(3) 面漆前處理:30分鐘
(4) 水性底色漆、清漆噴涂:30分鐘
二、名次排列規則
按總成績由高到低排序,總成績相同則以實操成績分數高的名次在前。
三、比賽作業工件
實操比賽現場提供新門板(已有電泳涂層上噴涂了一層色漆)為比賽工件,統一制作損傷。
損傷設置:
工件為指定車輛門板,右側人工制作距離至邊緣150mm,筋線以下100 mm的損傷區.
四、實操比賽考核要求
(一)損傷區處理
1.項目內容
在40分鐘的作業時間內完成噴涂中涂底漆前所需的所有處理工作。
2.作業要求
(1) 對損傷位置打磨羽狀邊;
(2) 對損傷區施涂環氧底漆、刮涂原子灰并打磨原子灰至平整;
(3) 完成中涂底漆前所需的打磨及清潔、除油工作。
3.考核要點
(1) 個人防護用品穿戴規范,安全操作 ;包括使用耳塞;
(2) 打磨工具操作規范;
(3) 砂紙選用合理;
(4) 羽狀邊邊緣平順無階梯;
(5) 環氧底漆(賽場已調配好)施涂方法、范圍及厚度正確;
(6) 原子灰配比正確、調和均勻;
(7) 原子灰刮涂區域合理,沒有超過砂紙打磨區域.
(8) 原子灰打磨平整、恢復損傷前形狀,沒有中涂底漆無法填充的砂紙痕、砂眼,噴涂后不顯示原子灰??;(最終結果評分)
(9) 所有待噴中涂底漆區域都已經經過妥善打磨,無研磨不足(橘皮未磨除)、磨穿情況;
(10) 操作完畢后,工具設備清潔、復位、廢棄物分類丟棄在規定的廢棄物容器內。砂紙、菜瓜布等可繼續使用耗材放置于指定回收位置。
(二)補涂防銹底漆,噴中涂底漆
1.項目內容
露金屬區域補涂防銹底漆,整板噴涂中涂底漆。
2.作業要求
在30分鐘的作業時間內,對露金屬的區域噴涂(自噴罐式)或抹涂(調配好的)環氧底漆,整板噴涂雙組份中涂底漆,中涂底漆用量(已添加好固化劑、稀釋劑的重量)不超過200g。
3.評分要點
(1) 個人防護用品穿戴規范,安全操作;包括使用耳塞;
(2) 正確使用粘塵布(將粘塵布充分展開再折疊后粘塵);
(3) 對露金屬區域使用環氧底漆或自噴罐侵蝕底漆修補;
(4) 合理閃干后噴涂下一層;
(5) 中涂噴涂膜厚均勻,干燥后無漏底、流掛、粗糙等缺陷;
(6) 操作完畢后,工具設備清潔、復位,廢棄物分類丟棄于規定的廢棄物容器內。
(三)面漆前處理
1. 項目內容
打磨中涂底漆、清潔。
2. 作業要求
在30分鐘的作業時間內完成中涂底漆研磨及工件清潔、除油等所有噴涂面漆前需要完成的工作。
3. 評分要點
(1) 個人防護用品穿戴規范,安全操作;包括使用耳塞;
(2) 打磨機操作規范;
(3) 干磨砂紙選用合理;
(4) 打磨后工件表面平滑,打磨徹底,無露底、無桔皮,無磨穿;
(5) 操作完畢后,工位清潔,工具設備復位,廢棄物分類丟棄于規定的廢棄物容器內。砂紙、菜瓜布等可繼續使用耗材放置于指定回收位置。
(四)水性底色漆、清漆噴涂
1. 項目內容
噴涂水性底色漆及清漆。
2. 作業要求
在30分鐘的作業時間內完成水性底色漆、清漆噴涂作業。顏色須噴涂至與目標板一致。整板噴涂的色漆是由賽場提供的噴涂目標板的色漆。
清漆用量(已添加好固化劑、稀釋劑的重量)不超過300g。
3. 評分要點
(1) 佩戴合適個人防護用品,安全操作;包括使用耳塞;
(2) 噴涂前表面清潔粘塵操作規范;
(3) 使用粘塵布方法正確(將粘塵布充分展開再折疊后粘塵);
(4) 噴涂操作規范,合理閃干后噴涂下一層;噴涂過程中無打磨、補噴操作;
(5) 涂膜干燥后,無失光、垂流、銀粉露底、銀粉發花、清漆漏噴或噴涂過薄、失光等缺陷;涂層豐滿、紋理均勻(此項均為最終結果評分)。
(6) 操作完畢后,工位清潔,工具設備復位,廢棄物分類丟棄于規定的廢棄物容器內。
五、比賽場地標準
1.比賽場地滿足以下標準,具體比賽天數需根據參賽人數確定:
賽場標準 | 噴/烤漆房數量 | 打磨工位數量 | 每輪同時比賽人數 |
標準 | 3臺 | 6 | 6 |
編號 | 設備名稱 | 說明 | 數量 |
1 | 噴漆房(模塊B) | 風速0.2米/秒~0.6米/秒,可滿足8名選手同時噴涂 | 2臺 |
2 | 烤漆房(模塊B) | 可使用8臺功率為3KW紅外線烤燈及8個烘烤用工作臺替代(電源需能保證每次8烤燈連續烘烤1小時),用于中涂底漆烘烤及面漆噴涂完烘烤 | 1臺 |
噴漆房(模塊C) | 風速0.2米/秒~0.6米/秒,可滿足8名選手同時噴涂;可以用4個噴涂柜代替;以下相應配置不變。 | 2臺 | |
3 | 噴漆用油水分離器 | 模塊B噴漆房內各2個,模塊C噴漆房內2-4個(滿足連接出8根軟管),均為雙瓶式或三瓶式,空氣流量3600升/分鐘(6巴),過濾精度為0.01微米; | 6-8個 |
4 | 噴漆用壓縮空氣橡膠軟管 | 模塊B噴漆房內各4根,模塊C噴漆房內8根,帶快速接頭,管長8m左右,內徑8-10mm | 16根 |
5 | 噴涂架 | 模塊B噴漆房內放置工件噴涂,每噴漆房內4個 | 8個 |
6 | 工件架或工作臺 | 放置于烤漆房內,烘烤工件用 | 8個 |
7 | 打磨臺 | 使用工作臺,上面放置2個輪胎 | 8個 |
8 | 移動式干磨機或中央集塵式干磨機 | 配置3mm偏心距雙動作打磨頭1個, 5mm或6mm或7mm偏心距雙動作打磨頭1個;70X125cm手刨1個 | 8套 |
9 | 打磨工位用壓縮空氣橡膠軟管 | 每打磨工位2根,帶快速接頭,管長8m左右,內徑8-10mm | 16根 |
10 | 紅外線烤燈 | 用于打磨工位烘烤原子灰,單燈管,功率1kw;需連接電源 | 8臺 |
11 | 壓縮空氣供氣系統 | 壓縮空氣供氣系統含:壓縮機、油水分離器、冷干機、儲氣罐 | 1套 |
12 | 電子秤 | 精確到0.1克;8臺用于調色比賽;4臺用于選手比賽時調配固化劑稀釋劑 | 12臺 |
13 | 小烤箱 | 試色板烘烤箱 | 1個 |
14 | 調色燈箱 | 標準光源對色燈箱 | 4臺 |
(1)觀摩區;除過專家組長、當值裁判及工作人員,其他人員(包括觀摩人員、非當值裁判等)在觀摩區域觀看比賽,使用隔離帶隔離,以避免觀摩人員與選手有任何交流;
(2)打磨場地照明度達到800LUX以上,烤漆房及調色區照明度達到1000LUX以上;
(3)賽場應配置有符合國家消防法規的滅火器材,包括消防栓等;每個烤漆房、調色區需配置一個B類火災即易燃液體火災的干粉滅火器(ABC干粉滅火器或BC干粉滅火器)或液體二氧化碳滅火器;
(4)每個烤漆房,調色區、每2個打磨工位配置1個帶蓋子的金屬垃圾桶,以存放廢棄油漆、除油布等危險廢棄物;危險廢棄物需交由具備環保資質的廢棄物處理公司回收處理,嚴禁與普通生活垃圾混合并隨普通生活垃圾回收處理;
(5)賽場應具備兩個安全出口;比賽期間如發生火情等緊急情況,現場需要有指定工作人員指揮全體人員從安全出口有序撤離。
(6)賽場內應張貼禁煙標識,所有賽場區域嚴禁吸煙。
六、選手須自備工具、用品:
1.活性炭防護口罩(防毒面具);
2.安全工作鞋;
3.刮涂原子灰工具;
4.所有需要使用的噴槍(賽場提供備選噴槍)。
七、賽場紀律
(一) 裁判員紀律和要求:
1.恪守職業操守,保證公平、公正評判;
2.服從裁判長指揮,服從裁判組決議;
3.對于有爭議的評判項目,應在不影響比賽進行的前提下,在裁判工作室內向裁判長說明,并根據裁判長的確定方式處理爭議。不得對比賽產生干擾和影響;
4.完成評分后,裁判組成員需在組長填寫的評分表上簽字。
(二)選手參賽紀律和要求:
1.遵從賽場各項安全規定,禁止使用手機、禁止吸煙,禁止拍照、攝像;
2.遵守大賽的作息時間,不得遲到、早退,否則按照棄權處理
3.未經允許,不得進入賽場區域,不準操作非選手操作設備;
4.按照工作人員安排進入比賽場地,其他時間在選手休息室等候,不得在場地圍觀觀看其他選手比賽,不得干擾其他選手比賽;
5.選手比賽期間應統一著裝,佩帶選手號碼,并按照比賽要求佩戴相應個人防護用品;
6.參賽選手不得將賽場提供的工具、材料等物品帶出賽場;
7.選手獨立完成自己的比賽,在比賽中如有問題,應詢問賽場組委會工作人員或當值裁判員,不能與其他選手、非當值裁判員、觀摩人員交流、溝通,一旦發現舞弊行為,組委會有權終止比賽;
8.參賽選手對選拔賽過程安排或選拔賽結果有異議時,可以通過領隊向專家組長、上級領導反映,不得擾亂賽場秩序。對于違反賽場紀律、擾亂賽場秩序者將視其情節予其處理,或直接取消參賽資格
9.遇到火災、火警或其它緊急情況,須遵從工作人員指引,通過最近的無障礙的安全出口迅速撤離至安全的集合位置,并在該區域等待工作人員的指引。
六、實操比賽分值分配及評分標準
(一) 損傷區處理(占實操分值25.5%)
項目 | 分值比例 | 評分標準 |
安全防護 | 2.7% | 在各個環節佩戴合理的安全防護用品 |
羽狀邊打磨 | 24.3% | 使用砂紙型號正確,邊緣平滑無臺階 |
原子灰刮涂和打磨 | 37.9% | 原子灰調配比例正確,混合均勻,刮涂不超過打磨范圍;打磨時使用打磨機、砂紙型號正確,能正確使用打磨指示層及采用正確打磨方法打磨 |
原舊漆整板打磨及效果 | 18.9% | 打磨充分、徹底,無橘紋,無磨穿 |
5S | 16.2% | 工具設備復位、可繼續使用耗材放置于指定回收位置;廢棄物丟棄至指定垃圾桶 |
(二) 噴中涂底漆(占實操分值8.5%)
項目 | 分值比例 | 評分標準 |
安全防護 | 6% | 佩戴噴涂時所需要的安全防護用品 |
噴涂前處理 | 28% | 使用粘塵布粘塵(粘塵布需要完全展開后再使用);漏金屬部位施涂環氧底漆或侵蝕底漆;選擇正確灰度的中涂底漆,使用規定量完成噴涂; |
噴涂過程 | 60% | 道與道之間給予了合理的閃干時間;噴涂過程中沒有打磨、補噴;無流掛、漏噴或咬底; |
5S | 6% | 工具、工位恢復原狀;廢棄物丟棄至指定垃圾桶 |
(三) 面漆前處理(占實操分值10%)
項目 | 分值比例 | 評分標準 |
安全防護 | 6% | 佩戴噴涂時所需要的安全防護用品 |
噴涂前處理 | 28% | 使用粘塵布粘塵(粘塵布需要完全展開后再使用);漏金屬部位施涂環氧底漆或侵蝕底漆;選擇正確灰度的中涂底漆,使用規定量完成噴涂; |
噴涂過程 | 60% | 道與道之間給予了合理的閃干時間;噴涂過程中沒有打磨、補噴;無流掛、漏噴或咬底; |
5S | 6% | 工具、工位恢復原狀;廢棄物丟棄至指定垃圾桶 |
(四) 雙工序面漆噴涂(占實操分值4%)
項目 | 分值比例 | 評分標準 |
安全防護 | 6% | 佩戴噴涂時所需要的安全防護用品 |
噴涂前處理 | 28% | 使用粘塵布粘塵(粘塵布需要完全展開后再使用);漏金屬部位施涂環氧底漆或侵蝕底漆;選擇正確灰度的中涂底漆,使用規定量完成噴涂; |
噴涂過程 | 60% | 道與道之間給予了合理的閃干時間;噴涂過程中沒有打磨、補噴;無流掛、漏噴或咬底; |
5S | 6% | 工具、工位恢復原狀;廢棄物丟棄至指定垃圾桶 |
(六) 最終效果(占實操分值52%)
項目 | 分值比例 | 評分標準 |
安全防護 | 6% | 佩戴噴涂時所需要的安全防護用品 |
噴涂前處理 | 28% | 使用粘塵布粘塵(粘塵布需要完全展開后再使用);漏金屬部位施涂環氧底漆或侵蝕底漆;選擇正確灰度的中涂底漆,使用規定量完成噴涂; |
噴涂過程 | 60% | 道與道之間給予了合理的閃干時間;噴涂過程中沒有打磨、補噴;無流掛、漏噴或咬底; |
5S | 6% | 工具、工位恢復原狀;廢棄物丟棄至指定垃圾桶 |
六、比賽提供主要的工具與設備
(一) 選手自備:
1. 每位參賽選手要自備活性炭防護面具及安全工作鞋。
2. 每位參賽選手自備刮涂原子灰工具。
(二) 比賽現場提供:
編號 | 工具名稱 | 型號及規格 | 數量 | 備注 |
1 | 活性炭防護口罩(裁判用) | 4個 | 賽場只給裁判提供.選手自備 | |
2 | 噴漆工作服 | 連體,防靜電,噴漆專用 | 足量 | 自帶 |
3 | 防護眼鏡 | 足量 | 自帶 | |
4 | 防塵口罩 | 足量 | 現場提供 | |
5 | 洗手膏 |